咖啡博客
精彩咖啡博文,尽显大千世界,品一杯咖啡,享一生快乐!
4月29日,Blue Bottle Coffee登陆香港!实名羡慕香港的咖啡迷们又迎来了一个重量级的网红打卡地标。
提起Blue Bottle(蓝瓶子),可能不用更多介绍。对于精品咖啡爱好者来说,不知道Blue Bottle,就像男生不知道阿玛尼,女生没听过杨树林。(可能比喻没辣么恰当,理解意思就行哈)
2015年Blue Bottle走出美国,选择在日本东京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店,詹姆斯·弗里曼(Blue Bottle创始人)从此开启了他的亚洲咖啡版图,随后几年又在日本大阪、韩国首尔、中国台湾,陆续开了多家分店或快闪店。(顺便安利一本詹姆斯·弗里曼自己写的书《蓝瓶咖啡的匠艺》,有咖啡本身的干货,可能也会启发你对市场和品牌的思考)
今天的“云探店”,我们就去“热乎”的香港店看看呗!
博物馆、歌剧院、旧仓库…Blue Bottle香港店依然贯彻了一致的选址风格,毗邻香港大馆(当代艺术馆)和著名的兰桂坊酒吧街。同时,所在的中环地区还是香港赫赫有名的高级购物商圈,聚集了金融精英和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选址,简直是高兴了老板,忙坏了警察。试营业第一天8点开店,7点就有人开始排队了,截至8点半,还有50人在排,保守估计喝杯咖啡得等将近2小时,还出动了警察蜀黍维持秩序。
香港店依然设计简约,整体风格是水泥工业风,墙面、地面均为大面积灰色调,通过方砖、马赛克拼接的像素结构打破沉闷。
面积约900平米,上、下两层。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来说,这个面积的确不算小了。
楼下是吧台和展柜,可以点咖啡带走,或者购买品牌周边商品。
楼上是堂食区,受疫情影响,目前只提供外卖服务,堂食暂不开放。
目前香港店提供20多款饮品,奶咖、手冲、冷萃、茶饮、气泡水等。据说为了统一品质,所有咖啡豆都是由日本总部烘焙好直送香港。
一杯单品豆手冲咖啡是60港币(约合软妹币55元)
一杯拿铁咖啡是48港币(约合软妹币43元)
嗯…不知道这个价格对于香港小伙伴们的收入来说算不算贵呢。
除了咖啡外,店内还有7款小食。
沿用了日本配方的华夫饼,外脆内软,48港币。
清新的牛油果吐司,78港币。
问题来了,我们大陆小伙伴啥时候能喝上Blue Bottle?
最近几年,不但加拿大Tim Hortons,意大利Lavazza等老牌连锁咖啡品牌纷纷抢着来中国开店,Peet’s Coffee,%Arabica等精品咖啡品牌“后浪”代表也都看到了中国精品咖啡这块肥肉的增长潜力。而且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魔都上海亮相自己的首家旗舰店。说到这…帝都的我又酸了。
说实话年年都会有 “Blue Bottle即将在上海开店” 这类新闻传出。
其实从2014年起,Blue Bottle就开始在中国商标局申请注册“蓝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蓝瓶 ”等商标,但因为类目下已有近似商标存在,审核遇到重重障碍,至今无法在中国核准注册。正因如此,Blue Bottle一直未能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敲黑板:这个故事也提醒了即将成为咖啡创业者的小伙伴们,在创立品牌之初,创始人应该对自己的品牌有一个长远的全面的规划,不仅要规划眼前的经营范围,也要规划未来几年的经营范围,包括未来想要扩大到哪些行业,想要进入哪些国家等,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
不过话说回来,此次香港分店开业,或许内地门店的开业也没那么遥远了。希望我们也能尽快喝到传说中的小蓝瓶吧,看着真香~
Copyright © 2012-2018 CSCAcoff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455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