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博客
精彩咖啡博文,尽显大千世界,品一杯咖啡,享一生快乐!
研究“增味咖啡”
众所周知,我们是一个正经的咖啡公众号。
谈到咖啡,我们一直笃信的“精品咖啡”理念,是靠烘焙和冲煮的技术,释放地域、处理法和品种共同形成的咖啡风味。
如果在这里边再加上一条“添加”,你能不能接受呢?
咖啡行业发展到现在,传统处理法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大众追求多样化的需求了。除了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发酵法,现在还流行起“增味咖啡”,简单说就是往里面加东西做出味道的咖啡。
咖啡的生产过程主要有种植、采收、精制处理、烘焙和研磨冲煮这些流程。现在所讨论的“增味”,基本上是围绕精制处理和烘焙这两个步骤。
虽然也有人提出,冲煮咖啡的时候也有“增味”的做法,比如隔着柠檬片冲咖啡、往咖啡粉里加桂花瓣冲咖啡等等;但是本狐觉着吧,炒白菜时加醋和买酸白菜来炒,它还应该被看做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如果出品时掺东西也算增味,我们平常喝的摩卡、焦糖玛奇朵,甚至拿铁咖啡和卡布奇诺,岂不是都可以划进增味咖啡家族了?毕竟你出品的时候掺了巧克力、糖浆和牛奶对不对?
还是别把事情复杂化。
那么围绕着精制处理和烘焙这两道工序,据说目前的咖啡增味,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加材料增味,这种一般都宣称自己加的是自然材料,像是水果啦、花瓣什么的。这个,说实话,操作起来肯定比较有难度。咖啡精制处理完了要仓储运输,还要烘焙,加完自然材料在咖啡豆里还不能发现残留……
一种是使用所谓“风味提取物”,就是从自然材料当中提取味道,使用的方法包括粉碎啦、蒸馏啦……等等等等,然后用这些物质在处理过程当中给咖啡增味。
还有一种,是直接用化合物,像是香精之类的进行增味。当然了,这种最容易普及,因为结果最可控,成本也最低。简单来说,就是最简单了。
较真儿的精品咖啡爱好者是反对增味咖啡的主力。他们希望喝到的是咖啡的“地域之味”,为此也有很多咖啡农在精益求精地选择品种、提升种植技艺,以及不断精进处理方式。所以反对增味咖啡的理由很简单:如果直接“增”点风味进去,那不是跟开挂作弊一个性质吗?
增味咖啡的支持者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很多人表示精品咖啡喝不来,花了很高价钱但是“找不到他们说的风味”,而加料咖啡就实在多了,加草莓香精就是草莓味儿,加荔枝香精就是荔枝味儿,“一喝就喝出来”(价钱实不实在是另一回事)。
第三类是中间派,并不旗帜鲜明地反对或赞成增味咖啡,但是提出要“公开透明”:加东西可以,但是标识出来,别当自然风味的精品咖啡卖给消费者就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怎么觉得其实是谁爱买谁买,反正我不买的意思)。现在有一些打着“传统处理法”旗号其实在做增味咖啡的豆商,对第三派来说,那就是妥妥的奸商诈骗了。
那么,如果豆商没有明确标注,要怎么识别你买到的咖啡到底是不是“增味”了呢?
一种方法是老老实实品鉴。通常来说,增味咖啡中所“增”的味道,往往会占到主导地位,压过咖啡中一些自然的香气特征。所以如果你的咖啡喝起来有一种很突出的香气贯彻始终,缺乏层次感和前中后段的变化,那就有可能是增味处理过了。很多人表示,有些增味咖啡“一喝就知道加了香精”。
另一种方法是放置一段时间检验。通常咖啡磨成粉后,会在以分钟为单位的时间里迅速损失香气。那如果你的咖啡磨成粉放了整整一宿,草莓香、荔枝香依旧,自然可以证明那个香味不是咖啡中自然存在的了。
我寻思这也太不优雅了啊!
正在划拉手机的看官老爷们,不妨自问一下,您能不能接受加料增味的咖啡?能接受三种当中的某一两种还是都可以?有什么前提条件还是照单全收呢?
Copyright © 2012-2018 CSCAcoff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455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