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博客
精彩咖啡博文,尽显大千世界,品一杯咖啡,享一生快乐!
研究咖啡树
众所周知,我们是一个正经的咖啡公众号。
谈到咖啡,不知道有没有看官老爷和本狐一样做过这个梦:找块地种几棵咖啡树,也不出售,就为自己喝实现咖啡自由。
梦还是要做的,万一实现了呢?所以咱们做梦也要做得有理有据有数字支持。要是真有机会,我们需要种多少咖啡树才能够自己喝的?
上图是一张越南咖啡的宣传图。
看看这大串的咖啡果实。如果不说出真相的话,不知道多少人会误认为这位越南女工在采收葡萄(虽然葡萄应该长在藤上)?
这还不算夸张,一些越南咖啡的纪录片当中,可以看到采收旺季时,有些越南咖啡树几乎整根整根枝条都挂满了咖啡果,连叶片都快看不见了。
而这张图上的咖啡果实呢,稀稀拉拉,一看就知道一整棵树上也没有多少。
……
但是这稀稀拉拉的几颗果子可能比刚才那好几大串越南咖啡樱桃加起来都值钱。
没错,第二张图上就是著名的贵到吓得人跪下的瑰夏咖啡。
所以大家看出来了吧,咖啡树和咖啡树是不同的,一棵树上能结出多少咖啡樱桃——专业术语叫“挂果率”——受品种影响很大。
越南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罗布斯塔产地和第一大速溶咖啡原料供应国。一个字形容越南咖啡,就是“价格便宜,量又足。”(这都几个字了啊喂!)
越南普遍种植的罗布斯塔咖啡,从播种到可以结出果实,大约需要4~5年的时间;一旦形成了稳定的生产能力,每株果树差不多一次可以收获8~18公斤的咖啡果实。
罗布斯塔咖啡的果皮、果肉相对占比较少,基本上每4公斤左右就可以出产1公斤生豆了。而生豆如果烘成熟豆,大概又要承受15%~20%的失重。
大致计算一下,如果种植一棵罗布斯塔咖啡树,那么我们一年能够有个两三公斤的咖啡熟豆入袋。按照一天冲一壶手冲咖啡消耗15克咖啡豆来算,三公斤可以供应个两百天。算上出游探亲犯懒不想冲出去转店喝饱了等等情况,一棵树大概就能供一个人咖啡自给自足了。
不过呢,罗布斯塔虽然产量充足,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它都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报(BU HAO)喝。
大猴儿卵,罗布斯塔报喝。
相比之下,瑰夏隶属的阿拉比卡家族,普遍需要三年左右生长到可以结果的状态,每棵树平均每次可以采收3~7公斤的咖啡果实。
是不是听起来比罗布斯塔少多了?
别着急,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因为阿拉比卡家族的咖啡果实普遍果肉饱满、糖分充盈,因此每生产1公斤的咖啡生豆,需要消耗6公斤左右咖啡果实才可以……
换句话说,同样想要一年有个两三公斤的咖啡熟豆入账的话,怎么也得种个三棵四棵的树才够用。
另外,相信大家一定也猜到了,越是价格昂贵、味道出众的咖啡,一般挂果往往就更少。所以要是真想实现瑰夏自由,可能还得再多种个一两棵。
此外,相比起名字含义就是“粗壮种”的罗布斯塔,阿拉比卡咖啡树还有如下特性:不耐虫害、易感传染病、需要高海拔和适宜水土条件支持……简单说,需要拿钱砸才能长出好树好果。
而无论是什么品种的咖啡树,基本上都要在满足三大限定条件的地方才能进行产业化种植,那就是:基本上要地处南北回归线之间、必须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寒季必须不会出现霜降现象。
考虑到种植成本和限定条件,至少身在北京的本狐是望树兴叹,老老实实买豆喝比较实在。不过哪天有机会在种植带区域里长住的话,一定得自己试种几棵看看。
哪天一定,哪天一定。
Copyright © 2012-2018 CSCAcoff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455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