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博客
精彩咖啡博文,尽显大千世界,品一杯咖啡,享一生快乐!
每逢假期,多了些空闲时间,也是找些文艺作品欣赏品评的最佳时机。今天我们来看一部与咖啡有关的音乐作品《咖啡康塔塔》,作者是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关于巴赫
提到巴赫,人们会首先想到他是西方近代音乐之父。这位音乐之父其实也是一位狂热的咖啡爱好者,《咖啡康塔塔》便是他在齐默尔曼咖啡馆写出来的。词作者是德国诗人皮坎德,巴赫在莱比锡时,两人合作写了很多康塔塔剧本。
关于康塔塔
康塔塔(Cantata),原意指“为某事吟唱”。表演形式有点像小阵容的歌剧,故事的戏剧情节通常比较简单。是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及表演剧情的声乐套曲,一般包含一个以上的乐章,各乐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由管弦乐队伴奏。
康塔塔分为宗教康塔塔和世俗康塔塔。宗教康塔塔一般为宗教而写,内容偏重抒情或论述,亦或优美的咏叹调,亦或庄严的合唱。世俗康塔塔的主题则包罗万象。
巴赫现存于世的一千多号作品中,有两百多号康塔塔。其中世俗康塔塔为数不多,最有名的就是这部写于1732年的《咖啡康塔塔》,它还有个标题叫“什么使我快乐”。
创作背景
18世纪,德国许多城市的人们开始接触到咖啡,咖啡馆成为了热闹的社交场所,光顾咖啡馆的客人中有不少为女性。
但由于当时喝咖啡还被主流思想看成是一种不良习惯,为了抑制这种现象,政府将咖啡价格抬高,还颁布了各种禁令,并宣传“喝咖啡的女生没有家教”。长辈们认为女孩经常喝咖啡容易养成好逸恶劳的坏毛病。
然而任何禁令都无济于事,女性纷纷奋起捍卫自己的“咖啡自由”。巴赫的《咖啡康塔塔》,便是为女人争取咖啡自由而创作的。
故事情节
整部作品只有三个角色,一位咖啡师,还有一对父女。故事讲的是女儿嗜好喝咖啡,而父亲却要她戒除这一嗜好,女儿不从,父女俩就用宣叙调和咏叹调互怼。
为了阻止女儿喝咖啡,父亲恩威并施,他威胁女儿如果继续喝咖啡就不许外出,也不准买漂亮衣服和饰品。但女儿觉得只要有咖啡喝,这些都没什么大不了。
父亲最终使出了杀手锏,提出只要女儿戒掉咖啡,就给她找个好郎君。女儿依然不为所动,并且扬言除非婚约加一条:婚后允许我照常喝咖啡。
父亲面对娇蛮倔强的女儿最终一点办法也没有。看来,有过二十多个孩子的巴赫,是深有体会养育孩子的烦恼和幸福。
《咖啡康塔塔》由长笛、弦乐、羽管键琴伴奏。诙谐幽默的剧情,让这首曲子的旋律更加亲切动听,一度成为当年推广咖啡的最佳“广告歌”。女主丽思根的咏叹调更是唱出了每位咖啡爱好者的心声,这里浅放几句各位感受一下。
如果我每天不能美美喝上三杯咖啡,就像一块被炙烤的羊肉。
多么甜美的咖啡啊!比一千个情人的吻还甜蜜,比麝香葡萄酒更醉人!
咖啡啊咖啡,我一定要喝,如果有人要款待我,就请满上我的咖啡杯!
喝咖啡是很多现代人的生活常态,从前却被视为奢侈的享受。整部作品观赏过后最难忘的就是女主在饮完一杯咖啡后酣畅雀跃的表情,诠释得简直太到位太形象,让我也忍不住想立刻畅饮一杯!
各位热爱生活的咖啡爱好者们,不妨在某个清晨试着在氤氲的咖啡香气陪伴中欣赏一下这部轻松诙谐的《咖啡康塔塔》吧,然后也和我们谈谈你的感受。
Copyright © 2012-2018 CSCAcoff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455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