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点此咨询? (010)8772-9001 changzhaokun@cscacoffee.com

扎针、喷水、糊巴掌……什么?这是在说做咖啡?

研究布粉

众所周知,我们是一个正经的咖啡公众号。

谈到咖啡,目前流行的现磨咖啡制作方式,应该说仍然是使用机器萃取的意大利式浓缩咖啡“Espresso”。

手冲式咖啡虽然在文艺青年群体中非常有地位,但总体销售量其实还是远远低于可以做成卡布奇诺、拿铁咖啡和美式咖啡……的Espresso。

当然了,俩加一起在中国都卖不过速溶的零头,所以我们一开头就说了“现磨制作方式”。

制作意大利式浓缩咖啡,主要步骤就是让高压热水穿过研磨很细又被压得很紧实的咖啡粉层。由于制作时间非常短(通常在半分钟以内),容错率也相应变低。如何在高压之下均匀萃取咖啡物质就成了大家研究的热点。

所以首先,在意式浓缩咖啡的制作环节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叫“布粉”——就是在开始冲泡之前,先采用一些方法试图让咖啡粉分布得更加均匀。

普通一般咖啡师所用的布粉,不外乎“四方推”和“转圈拧”。

“四方推”也叫“NSWE”布粉法,NSWE就是“北南西东”四个单词的缩写,和我们习惯用东南西北的说法不太一样。

它的主要方式就是放平手指,然后沿四个方向试图用推动的方式把粉铺平。

另一种转圈拧着布粉的方式,正式名称叫Stockfleth’s move ,则是沿着边缘带动咖啡粉转圈来实现均匀铺平。

日常我们通常见到用手指布粉的咖啡师,往往会采用两种方式的结合。比如先前后左右推一推,然后再转圈采用Stockfleth’s move 。

不过,手指推粉毕竟不太准确,而且容易带来清洁问题,所以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布粉器布粉,也就是使用专门的布粉工具。这些工具比起手指布粉更容易上手,也更准确干净。

也有一些咖啡师为了方便又高效,喜欢使用糊巴掌法——文雅一点叫拍粉法,就是接了粉之后用巴掌糊两下给它糊平……

当然,不是真的大巴掌糊,而是轻轻拍击粉碗侧面两三下,利用振动将粉晃平。这种方法对技术要求较高,因为那么两三下要拍匀晃平又不洒出来,需要很准确的发力。

除此之外,轻拍布粉法对硬件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如果研磨机出粉就有很多静电结团的现象,光靠拍那还是拍不匀的。换而言之,这是只有土豪高手适用的方法。

为了让咖啡粉能在粉碗里分布得更加均匀,大伙儿脑洞大开,还想出了种种稀奇古怪的方式。比如——拿针戳一下。

容嬷嬷:这个我熟……

拿针戳戳乐的这种形式叫“WDT(Weiss distribution technique)”,严格说并不是布粉的方式,而是布粉前的一个预备动作:用针状的工具搅拌咖啡粉,释放静电、打破结团。

当然了,容嬷嬷那个针说起来也是能用的,道理其实差不多。不过专门WDT的工具还是长这个样子:

另外一些大佬则求本溯源,不是跟研磨好的咖啡粉较劲,而是在磨粉之前就试图让粉变得均匀。著名的方式有真空冷冻法和喷水湿润法。

真空冷冻法顾名思义就是把咖啡豆先抽真空密闭保存,然后冷冻,趁温度较低的时候研磨。据说这样可以减少极细粉产生,使咖啡研磨更加均匀,提升咖啡制作的品质。

喷水湿润法则是利用微量的水雾均匀喷洒,在微微湿润的条件下去研磨咖啡。据说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静电,使咖啡粉分布均匀不结块。

这两种方法都不太建议大家在自己店里乱试。前者需要比较繁琐的按每次用量分包冷冻和取出后即时使用,后者呢,“均匀地用微量水雾沾湿咖啡豆”,喷水的水量和如何喷洒均匀都是很难把握的变量。

只能说为了喝杯好咖啡,大家的脑洞真的……叹为观止。

今天这个文就水到这里吧